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2022年,全国备案博物馆总数已达6565家,教育活动近23万场,接待观众5.78亿人次。作为社会教育功能的重要承担者,各博物馆不断探索社会教育的新模式、新方法,努力让每位观众都能在这所“大学”里有所收获。
个性化的分众教育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广泛的观众群体,对博物馆的教育工作提出了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对博物馆受众进行细致分析,根据不同受众类型来创新博物馆的教育工作形式,有利于博物馆进行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为观众提供更契合且优质的服务。”吉林省博物院副院长钱进如是说。
对博物馆观众进行划分,是开展分众教育的前提,而大数据的应用,使得这种分类更为精准。广东省博物馆通过“智慧博物馆”的数据,精准分析博物馆观众群体,将观众划分为未成年人(学龄前儿童、小学生、中学生)、成年人、老年人及特殊群体等几大类,并策划相应的多元教育活动。例如,针对港澳青少年,他们策划的活动以促进大湾区青少年合作、增强提升文化认同感为主要目的;针对“银发族”,他们在重阳节,以“‘老广’的后现代生活”为主题,策划了辐射广州部分养老院及社区的系列活动。“我们还主动邀请了一些老年人,来馆里体验制作扇子、防蚊香包。”广东省博物馆副馆长凌丽莉介绍。
苏州博物馆公众教育部主任吕健向记者介绍了自家的做法:他们打造了“@苏博”系列教育品牌,既有面向儿童和青少年的“乐学@苏博”“探索@苏博”,也有面向全年龄的“书香@苏博”“节日@苏博”,致力于做到年龄、兴趣和人群的博物馆教育全覆盖。苏州博物馆因此被评为第二届全国文博社教优秀案例。吕健表示,建立面向全年龄段的“博物馆学校”,一是需要完善的师资体系,二是需要丰富的完善的课程体系,三是要建立博物馆教育的评价体系。
数智赋能博物馆教育
“推动数字化信息资源与博物馆形成良好互动,可以拓展馆藏资源的利用空间,革新文物资源的推广、传播形式,真正让文物活起来。”钱进说。
中国国家博物馆落实文化和旅游部“上云用数赋智”的要求,大胆探索文化产品数字化传播的新途径。他们创造了“数字虚拟人”员工艾雯雯和仝古今。国博新闻传播处处长余晓洁介绍:“艾雯雯不是昙花一现,她正在刻苦‘学习’文博知识,今年下半年,中华文明云展试点项目阶段性成果将会在云端跟观众见面,到时候艾雯雯会在数字孪生的云展空间里为观众导览。”
智慧化手段,还能助力文物资源更好地传播推广。河南博物院的华夏古乐团,运用数字拍摄制作、5G、AR、VR、互联网传播等技术,打造沉浸式舞台美术视觉体验,搭建起古代音乐文化互联网传播优势平台“云端古乐厅”,走出了集融媒体传播、舞台演艺、沉浸式体验、网络短视频于一体的文物活化新路子。“从成立至今,华夏古乐团累计观众超过120万人,线上单曲播放量超过1.2亿。”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颇为满意地说。
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主任乔云飞指出:“如今在博物馆行业中,数字技术、大数据、知识图谱、沉浸式交互体验、元宇宙、AI人工智能等都是热门词。”但“热”中要有“冷”思考,他提醒,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技术的应用,“还是应回归博物馆的主题,用来挖掘文物价值和其背后相关的历史文化信息”。
把博物馆“搬”进课堂
把博物馆“搬”进课堂,让文物“活”在校园已成为业界共识。送课程、送讲座、送活动,合作研学营,共同编写教材……博物馆与学校的合作方式不断深化拓展,不再是割裂的“两张皮”,而是逐渐融合。
博物馆馆藏资源,与学校课程体系、教材进行融合衔接是当前的趋势。“我们从唐代壁画的绘制、修复、保护、展示等多角度,对接语文、历史、美术、物理、化学等学科,是覆盖多学科、多学段的立体化课程体系。”陕西历史博物馆社教部副主任廉钰介绍,他们联合馆藏壁画保护修复与材料科学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西安市曲江第二小学,共同开发了以唐墓壁画为主题的研学原创课程“盛世壁藏”。陕历博的员工与曲江二小的教师组成了双师团队,在课程设计上,既有贴近生活的古人服饰、美食的内容,又贯穿了语文阅读、美术设计、历史研究等多学科知识,将博物馆资源与学科资源巧妙结合。
更有博物馆积极打造“教育联盟”,联盟的学校,将与博物馆共同编写历史教材、策划教育活动、进行课题研究,成果共享。“今年上半年,我们与十家学校签订了馆校合作协议,组建了苏州博物馆教育联盟的首批成员单位,基本做到了从幼儿园到大中专学校,包括特殊学校、职业学校的全覆盖。”吕健介绍,“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建设一座苏州博物馆学校。”
馆校合作,往往集中在省会城市内的学校,而乡镇学校往往被忽略。“大中城市的孩子走进博物馆很容易,但有些县乡的孩子一生中到省会去的次数都有限,遑论能走进省会中的博物馆。”这是辽宁锦州黑山县一位教师在线上展览的留言。辽宁省博物馆副馆长董宝厚很受触动。为使博物馆教育资源惠及更多人,辽博积极与地市级博物馆合作,如助力葫芦岛市博物馆举办馆校合作教育项目,以达到博物馆间教育资源共享。辽博的流动博物馆宣展车,也陆续开进沈阳市康平县向阳小学等县乡学校,让更多没有机会走进省级博物馆的孩子,有机会共沐文明之光。
《光明日报》(2023年07月31日 09版)

-
上呼吸道感染如何治疗?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有哪些?感冒通常是指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80%以上都是病毒感染。病毒感染的抗病毒疗效不确切,通常无需服药,而是多喝水、多休...
-
皮试阳性是什么意思?结核皮试阳性需要做进一步什么检查?皮试阳性临床有两种情况,最常见的是药物皮试,另外一种类型是对疾病的鉴别诊断。1、药物皮试:临床使用比较多的是青霉素皮试...
-
总二氧化碳高是怎么回事?二氧化碳高有什么症状和危害?总二氧化碳增高可能指两个含义,一个是动脉血气分析里的二氧化碳分压,另一个是血液生化检查里的二氧化碳结合率。动脉血气分...
-
肠胃感冒怎么缓解?胃肠型感冒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缓解胃肠型感冒的临床症状,可以从3个环节着手,具体如下:1、保暖:胃肠型感冒表现的都是胃肠道症状,由于是病毒感染,其抗...
-
支原体弱阳性是什么意思?支原体弱阳性一般怎么治疗最好?当正处在支原体感染,或者曾经有过支原体感染,支原体抗体检测可能呈阳性。支原体抗体弱阳性,只能说明曾经有过支原体感染。...
-
上呼吸道感染如何治疗?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有哪些?
2023-06-01 11:06:38
-
皮试阳性是什么意思?结核皮试阳性需要做进一步什么检查?
2023-06-01 11:05:56
-
总二氧化碳高是怎么回事?二氧化碳高有什么症状和危害?
2023-06-01 11:05:08
-
肠胃感冒怎么缓解?胃肠型感冒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023-06-01 11:04:26
-
支原体弱阳性是什么意思?支原体弱阳性一般怎么治疗最好?
2023-06-01 11:03:30
-
博物馆教育:场馆成课堂 文物来“上课”
2023-07-31 16:23:39
-
下半年河南发展怎么干?六大方面举措是重点
2023-07-31 16:30:22
-
河南省打造7个先进制造业集群,构筑河南制造核心竞争优势
2023-07-31 16:27:34
-
郑州交警发布21处易积水点 如遇暴雨可提前绕行
2023-07-31 16:21:35
-
8月底前,河南省重点产业链三年行动方案全部出台
2023-07-31 16:23:54
-
河南重点产业链培育实行“一链一专班一机构”,省级领导担任链长
2023-07-31 16:30:18
-
外国运动员在大运村学写中文,每一笔都在意料之外
2023-07-31 16:20:30
-
成都全力以赴确保大运会顺利进行—— 办精彩盛会 展城市风采(大运聚焦)
2023-07-31 16:20:39
-
禹王台区召开涉军维权军地协作座谈会
2023-07-31 16:21:39
-
杏花营街道全力以赴做好防汛应急工作
2023-07-31 16:26:06
-
我市召开工业商贸等领域防汛工作会议
2023-07-31 16:24:17
-
刘军伟在秋粮单产提升推进会上强调 确保我市全年粮食产量稳定在93亿斤以上
2023-07-31 16:21:24
-
我市第五次经济普查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2023-07-31 16:24:37
-
孙栋在调研我市防汛备汛工作时强调 上下联动 协同作战 从严从实统筹抓好防汛各项工作
2023-07-31 16:17:25
-
应对持续降雨 保障“菜篮子”供应 多措并举保供稳价
2023-07-31 16:18:00
-
巴勒斯坦各政治派别会议在埃及举行
2023-07-31 16:28:07
-
复星保德信人寿北京分公司举办“星启航计划“教育生态发布会
2023-07-31 16:24:56
-
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与记者见面会在北京航天城举行
2023-07-31 16:25:23
-
上半年全国约65%监测对象消除返贫致贫风险
2023-07-31 16:16:42
-
北京门头沟区强降雨已致2人死亡
2023-07-31 16:27:29
-
首届世界奶业大会8月4日—7日在呼市举行 伊利为推动奶业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样本”
2023-07-31 16:30:55
-
再添一金!中国队夺得艺术体操集体5圈金牌
2023-07-31 16:22:24
-
7月份中国制造业PMI升至49.3%
2023-07-31 16:27:00
-
金水区退役军人创业就业示范基地揭牌
2023-07-31 16:22:57
-
直击北京暴雨,最新消息汇总→
2023-07-31 16:19:37
-
中牟县2023年卫健系统人才沙龙活动顺利举办
2023-07-31 16:27:48
-
郑州市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
2023-07-31 16:16:30
-
跳水第一金!男子双人3米板黄博文/梁朝辉夺冠!
2023-07-31 16:28:14
-
北京门头沟区强降雨已致2人死亡
2023-07-31 16:20:27
-
扩需求、稳增长!河南六项举措推动下半年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2023-07-31 16:2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