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热线 > 教育文化 > 教育资讯 > 正文
新资讯:母校安慰失意毕业生,该如何看待“平凡”?
2023-02-21 10:02:02 来源: 光明日报客户端
关注河南热线


【资料图】

母校安慰失意毕业生,该如何看待“平凡”?_青网教育频道_中国青年网

最近,一则短视频《我:毕业5年,存款5000,她:中传硕士,火锅店保洁》在网络走红。视频里的主人公弯弯和超超是211名校出身,她们以自我调侃的方式讲述了毕业五年后“高开低走”的经历:弯弯5年内换了12份工作,考研失败,现在存款只有5000多;而超超读了中国传媒大学的研究生,梦想是成为一名编剧,结果毕业后一路碰壁,上一份工作是一家火锅店的服务员。

快30岁的她们,并未如愿套上标准意义上的“成功模板”。她们工作不够稳定,看不到前景,经历了糟糕的感情,手中也没有太多存款。这基本上囊括了当下年轻人所惧怕的雷点。可视频中的她们讲起这些失败与挫折,却并未给人一种颓废和丧的感觉。相反她们的不疾不徐和坦荡豁达,以及不断努力向前冲的姿态却治愈了很多同龄人。

弯弯和超超的经历确实算不上是非常成功的,但她们未必就不是优秀的。其实,像她们这样的年轻人有很多,有才华有想法,有梦想能坚持,却也受主客观等因素影响,屡屡碰壁或是失败。在我们一贯的认知里,是好好努力就能成功。但似乎很少有人告诉我们,在努力了坚持了很久之后,倘若还是没能成功,那该怎么应对,又该怎样调整心态继续前行。

在很多人更乐于述说成功的时候,她们坦然分享着失败,也正因此,她们的态度才更加可贵。在不那么成功的语境里,依然能与自己和解,不否定自己,确实需要更大的勇气。

2月16日,华中师范大学发文回应两位女孩的故事,并以四个问题表达了对学子的信任和鼓励:“她们躺平了吗? 没有!她们抱怨了吗?没有!她们放弃了吗?没有!她们有信心吗?有!”

学校不以世俗标准定义学生的成功,真诚地去鼓励支持每一位学生,也是在传递一种人生价值:高光时刻只是人生的点睛之笔,平凡才是生活的常态,而你,不用惧怕这种平凡或是失败。

相信很多年轻人在踏入社会前,都对自己有很高的期望和无限的憧憬,这当然是积极的心态。但或许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真正走上金字塔尖的人很少,大多数人终其一生也不过是平凡的普通人。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考研考编不顺利、收入不高等或许就是很多人一段时间内的常态。这种现实与梦想的反差感也往往会让人无所适从。那不妨就与这个平凡的自己握握手吧,这恰恰说明,你的人生还有无限可能。承认自己的优秀、但接受自己的平庸,其实正是一个无比积极的生活态度。

很多时候,成功与幸福感也并不能划上等号。能把平凡的生活过得尽兴和开心,就已经很好了。正如视频中的她们所说:“把人生搞砸了也没关系,你还是可以很开心。”很多人质疑这是一种不求进取的躺平,但在多次失败后依然不断尝试摸索,不断将自我打碎重建,才是更实际的进取。因此,不妨宽容点看待年轻人的选择和活法,广阔的人生里,标准不是只有一个。

但同时,她们自嘲下的难题也不该被忽视。视频里两位女生讲到的求职就业、心理健康、婚恋情感等一些实际的社会问题都该被正视。给年轻人更多的理解和关怀,就是要将这些保障年轻人的兜底机制建立得更为完善,让他们真正感觉到:即便失败多次,即便自己是平凡的,也依然有勇气和底气去实现自我的价值。

责任编辑:hN_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