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立冬了,你还记得冬贮大白菜的年代吗?
2017-12-26 12:59:33 来源:
关注河南热线

1959年10月31日,《北京日报》2版

1959年10月31日,《北京日报》2版

1959年,大白菜堆儿上的小姑娘喜笑颜开。李晞/摄

1960年,东城区服务公司东安市场联合餐馆抽出部分职工赶挖菜窖。李晞/摄

1988年11月11日,《北京日报》1版

1988年11月8日,《北京日报》1版

1960年,元顺永商店红旗售货员傅长林(左)在指导居民如何保存好大白菜和计划用菜。李晞/摄

1980年11月13日,《北京日报》1版

1980年11月15日,《北京日报》1版

2007年2月13日,《北京日报》14、15版,《大白菜“当家”的岁月》

1963年,郊区人民公社和国营农场种植的大白菜源源上市,满载大白菜的汽车往各零售点运送。在卸车过程中,为了减少大白菜的损失,许多单位的职工采用“上车不踩菜,车下有人接,随手码整齐”的卸菜法。李晞/摄

1992年10月27日,《北京日报》1版

又到了卖冬贮大白菜的日子。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岁月里,贮存大白菜是北京家家户户的一件大事。为了来年冬春时节能有菜可吃,人们受累受冻排“长龙”,一下买上几百斤大白菜贮存起来。而为了这昔日的“当家菜”,政府一年就要贴掉“两座立交桥”。

打响一场贮存战役

在很多“老北京”的记忆中,每年11月初,北京都要打一场贮存大白菜的战役:夜里,路上能看到一辆辆运菜的卡车;白天,街上会冒出一座座“白菜山”,接着便出现一条条买白菜的“长龙”……

战役起源于1959年。据本报1959年10月31日2版《抓紧时机快快贮存丰收大白菜》一文报道,当年,本市发起了“城乡协作、公私并举、人人动手、户户存菜”的贮存大白菜的群众运动。

大白菜是京城老百姓“冬春季”的当家菜,可每年贮存是个大问题。1959年,本市郊区的50多万亩秋菜长势良好,其中25万多亩大白菜大部分棵大心实,净菜产量达10亿斤左右,比上一年增产1倍多。产量猛增,贮存成了难题。市人民委员会专门召开贮存蔬菜动员大会,要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贮存好大白菜,不仅产菜的人民公社要建立菜窖,机关、工厂、学校、饮食业甚至连街道居民也要贮存大白菜。

这种分散贮存有一个重要好处,那就是:可以利用一切设备,减少建窖的人力和物力。当时,全北京居民有70万户,假如每户利用屋角、床下贮存二三百斤(约三四十棵)大白菜,是比较现实的。以平均每户能贮存300斤计算,全市居民就能存两亿斤菜。机关团体、工矿企业、学校、部队等集体伙食单位和饮食业,还可以分散贮存一两亿斤。如果这些菜完全由国营商业和人民公社集中贮存,那么就需要建菜窖4万多间,用工近30万个。大家动手贮存,这批人力物力就可以节省下来了。(1959年10月31日《北京日报》2版,《存好丰收菜 冬春保食用》)

从那时起,秋冬时节贮存大白菜便成了北京家家户户必须做的事情,并延续了好多年。

一年贴掉“两座立交桥”

从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物价整体水平逐渐上涨,但大白菜的价格却很少变动。以一级菜为例,1974年4分钱一公斤,1980年5分钱一公斤,1992年9分4厘一公斤,近20年时间,大白菜价格始终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这显然是因为政府给了补贴在里面。

据了解,冬贮大白菜卖到6分钱左右一公斤的时候,地头上的收购价大约是4分钱一公斤,摊进流通环节的各项费用,实际上每公斤大白菜的成本大约要在1角5分钱左右,其间的差价,全部由北京市财政来负担。

“(北京市)政府已从口袋里额外掏出460万英镑以出售价格的双倍价格收购大白菜。”1988年,一位英国记者这样写道。北京市政府的一位领导曾就每年对大白菜补贴一事感慨:两座立交桥没了!(1988年11月11日《北京日报》1版,《八万人的汗与情》)

政府给予补贴其实也是老百姓每年排“长龙”买大白菜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报1988年11月8日1版刊登的《北京街头两条“龙”》记载了一位排队者的感叹:“现在卖的3分钱一斤的大白菜是国家给了补贴的,要是错过了,一来是零买费事儿,二来得花几倍十几倍的价钱——可咱就挣这俩钱啊!”

尽管当年除了集中供应的“冬贮菜”,也有零售的“议价菜”,但零售大白菜没有补贴,相比之下,价格要贵得多。在少有其它蔬菜替代的年代,如果靠“议价菜”度过冬天,可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因此,绝大多数人会选择一下子买几百斤大白菜,存着慢慢吃。

丰收之年的“大白菜荒”

大白菜年年要吃,年年得贮存。可1980年秋冬之际,北京愣是有人没买到大白菜,这在当时是一个“大事件”。

“编辑同志,今年北京大白菜丰收,但是一条供应不限量的办法抵消了好形势,造成市场大白菜供应相当混乱的局面……”1980年11月13日,本报1版刊发了几封读者来信,反映了买不到大白菜的问题。

读者赵一萍写道:住在东城新兴里的周大妈七日早晨3点到菜站已排到第39号,儿子、姑娘轮换着排了5个小时,只卖二十几位就不开票了……

读者吴懋银写道:我们单位宿舍区有800多人家,大部分职工户都没有买到冬贮白菜,而唯一的供应点双榆树菜店,在11月10日这一天,菜架上空空如洗……

读者刘桂存、郑兰荣写道:往年,冬贮大白菜供应到十五日,可今年到九日就没菜了。我们都是双职工,本想星期天休息买点菜,可是附近的菜站不但没有冬贮白菜,就连零售白菜也没有了……

买不到冬贮大白菜,老百姓当年冬天和来年春天的吃菜都成了大问题。1980年11月15日,本报1版刊发《市秋菜指挥部负责人就大白菜供应问题发表谈话》,对读者反映的问题进行了解释。原来,1980年大白菜总产8.4亿斤,总产量并不少,居民没有买到菜,主要是当年改变了销售办法造成的。具体来说,是从防止冻菜考虑得多,对如何保证广大居民都能买到冬贮菜、一级菜考虑得不够,实行了不定点、不限量供应的办法,结果造成了居民买菜苦乐不均,导致有的人一次能买到一级菜上千斤甚至三四千斤,有的人却一斤也买不到,使排队的群众受累、受冻,更苦了那些没有时间排队的人。

为此,市秋菜指挥部通过本报向这些居民道歉,并采取了补救措施,包括恢复零售大白菜,将商业冷库和农村社队贮存的大白菜陆续投放市场等。一场丰收之年的“大白菜荒”这才烟消云散。

全民来买“爱国菜”

1989年,向来受宠的大白菜遭遇了一次被“抢救”的命运。

这一年,北京遇到了大白菜生产过剩、卖不出去的情况。当时的大白菜有着非常神气的别名,在遍布京城大街小巷的菜站里,堆满了新鲜的大白菜,黑板上大大地写着几个字:“爱国菜”。

“现在回想起来真有意思。”原北京市菜蔬公司党委书记孙毓楼提起1989年冬天自己几次上电视的经历,“号召大家买白菜。在电视上讲大白菜如何有营养,常吃对人的身体有好处。”

这年赶上多年不遇的暖冬,地里的大白菜长得格外茁壮,等到收割季节,在其它菜品也比较丰富的大背景下,1.6亿斤大白菜一下子成了卖不动的积压货。市政府不得不紧急动员全市各个机关、学校、工厂和部队购贮大白菜。有的单位直接把大白菜买回去当作福利分给职工。有的单位是职工买了白菜后可以报销。连市长都亲自到菜站推销白菜。媒体机器也开动起来,电台里把“清早起来吃白菜,晚上回来白菜吃”编成了歌曲,报纸上连载着“佛手白菜”“荷花白菜”“糖醋白菜”“蒸酸白菜”“烧熘白菜”等各种新奇的做法。

这一次大白菜滞销危机,最终在行政力量促销下得以度过。(2007年2月13日《北京日报》14、15版,《大白菜“当家”的岁月》)后来红极一时的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中专门有一集《水淹七军》讲“萝卜大丰收”指的就是冬贮大白菜滞销。

“当家菜”地位不再

进入上世纪90年代,越来越多的楼房取代了低矮的大杂院,市民贮存大白菜变得越来越困难。

1991年,实行数十年的大白菜定点、定量供应方式,改为“敞开销售、自由选购、自愿贮存”的新办法。1992年,本市第一次实现冬贮大白菜购销同价,长期以来靠市财政补贴维持的“高价进、低价卖”的状况,在这一年得到初步改变。(1992年10月27日《北京日报》1版,《今年大白菜购销同价》)

大白菜“当家菜”的地位也逐渐不保。按照本报1993年11月13日8版文章《寻访大白菜》一文记载,当年大批大批绿莹莹的白菜摆上街头的时候,许多人只是赞一声“这菜真不错!”却不大想上百斤地往家买了。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繁荣,北京“菜篮子”工程也蒸蒸日上,大白菜在老百姓冬季餐桌上的份额渐渐走了下坡路:上世纪80年代,占90%;1990年,60%;1994年,30%;1996年、1997年,顶多能到20%。在蔬菜供销体制改革中,大白菜一步步淡出了昔日“当家菜”的地位。(1997年11月4日《北京日报》1版,《大白菜“平静到位”》)

本版文字:贾晓燕

历史资料:京报集团图文数据库

责任编辑:hN_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