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高教新格局 理性填报高考志愿
2022-06-10 09:56:05 来源: 中国教育报
关注河南热线

紧张的高考结束后,接下来便进入为填报志愿和选择高校做准备的阶段。填报志愿和选择学校并非简单之事,其中大有学问。一些学生和家长可能会感到茫然无措。

网上流传这样的说法:高考总分750,如果考到六成即450分,可以报二本高校;考到七成即530分,可以报一本高校;考到八成即600分,可以报“211”高校;考到九成即680分,可以报“985”高校;考到700分,清华北大任意挑;而考到400分以下,选择余地就很小,只能报考民办或高职。结合历年高考情况,这些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不过,这也仅仅考虑到高校的层次,未注意到高校在地域、专业、特色等方面的差异,更未考虑考生个人家庭、身体、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区别和需要,并且存在一定的歧视现象,不可助长。

事实上,我国近年来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取得的成绩也十分显著。从总体上看,高等教育在读人数超过4300万人,2021年毛入学率达到57.8%。这意味着全国18—22岁同龄人中约有60%的人可以进入各级各类高校。以往,人们在填报志愿时,比较重视和强调的是高校层次、名气和专业,特别是专业的就业情况,以至于其他方面容易被忽略。所以,全面审视高校与自身,综合考虑主观与客观、内部与外部、现实与可能,从而理性地作出判断和选择,很有必要。

我一个同学早年去美国读博,毕业后留在国外工作。他的孩子学习很优秀,在美国参加“高考”。我问他,孩子是想读哈佛还是斯坦福,他说美国人选择高校并不十分在意名头,而是很实际,不会攀高求大。比如,考虑地域因素,孩子申请本地(州)的高校,学费就很便宜,几乎是外地(州)高校的二分之一。同时,美国不同的高校各有特色,有的高校可能整体声望不高,但某些专业领域质量上乘,在当地有很好的口碑,选择的人也很多、竞争力很强。有些以本科教育为主的文理学院,质量和声誉甚至超过研究型大学,更为家境条件好的孩子所青睐。家门口的普通大学、社区学院提供着各具特色的教育,如社区学院是一种过渡性的教育,相当于我国的二、三年制的高职高专院校。只要在这里读书,积攒够学分,便可以申请转入本科大学,也可以通过修习职业类课程,毕业后直接工作。因此,在美国人们选择面很广,不会都拥挤在那些名牌大学之下。

中国的情况与美国有所不同,不能机械地比较。不过,通过近些年的建设、改革和发展,高等教育出现了重大可喜的变化,不仅整体办学条件快速改善、办学实力普遍增强,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也得到整体提升。在政策主导下,高校日益加强分类发展和内涵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多样化的高等教育办学格局。全国3000余所高校中,既有以“双一流”为代表的学术研究型大学(约150所),也有以地方高校为主体的大批应用型本科大学(800多所),还有介于二者之间的办学基础好、实力较强的研究与应用结合型或复合型高校(约300所),更有直接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面向就业的,重在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高职高专院校(1400多所)。有些高校整体名气不大,但学科专业很好,很有实力。因此,个人在填报志愿和选择高校时,要多观察、多了解、多研究,掌握的信息越全面,就越能找到适合自身兴趣、特长和发展需要的高校,切忌单纯考虑高校的层次和名气。

现行的大学排行榜、学科专业排行榜很多也很杂,可以为人们选择高校和专业提供一定参考。但严格说来,没有哪一种排行榜能够做到科学准确,甚至有的排行榜还起到误导作用。高等教育非常复杂,既有人才培养、教学工作、思政教育,又有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不同高校的办学历史、文化传统、条件装备、目标定位、专业设置等各不相同,很难准确衡量其教育质量和声望。那些排行榜仅仅抓取上述各项工作中某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可以用数量表示的指标或要素,加以一定的权重,简单地进行换算打分,把几千所高校人为地搞出个高低上下、三六九等,可信度并不高。所以,排行榜只能作大致参考。当选择高校或者专业时,要了解掌握更多更全面的信息,包括查阅学校网页、请往届学长介绍、向教师咨询。如果有条件,最好利用假期到高校实地考察。

当然,更重要的是先了解自己。现在的中小学教育活动,比过去要进步得多,除了学业之外,还广泛开展文化、艺术、体育、社会等各种素质教育活动。学生在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和交往中,认识自己的兴趣、专长,也认识社会。自己是适合从事学术研究、文学创作,还是教学、管理、实务、技术、操作?是适合普通工作领域,还是特殊的体育、艺术领域?所有这些,都应实事求是地认真分析考量。也许高考分数很高,但是否一定适合做学术研究,或者一定要进研究型大学读书,可能不一定。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选择。现实中,一些考入一流大学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发现自己并不喜欢选择的学校和专业,导致学习没兴趣没劲头、跟不上进度、成绩不合格,有的还不得不退学,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所以,理性看待和选择至关重要。

祝每位考生都能找到心仪的高校和专业,走向成长成才成功之路!

(作者系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党委书记、教授)

《中国教育报》2022年06月10日第2版

责任编辑:hN_0102